• 上接1版 蒋德勤讲话

    (上接1版)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再谈几点意见。一、进一步认清学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思想行动自觉认清发展大势,方能把握...

  • (上接1版)李震讲话

    (上接 1 版)(二) 高水平科研成果持续形成2011 年以来, 鉴定科研成果 15 项, 申报各类专利 1000 余项, 获批392 项, 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139 项, 连续 4 年位居省内高校发明专利申请量、 授权量前十, 多项发明专利成功转化。获得市厅级以上奖励 58 项, 实现了省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奖励的历史性突破。 “鲜食糯玉米品种创制及应用” 、 “解磷生物有机肥研制和示范推广” 两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著作 《创新管理论》 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二等奖。此外, 还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三等奖、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各 1 项。这些高水平科技成果的形成, 为学校争取更高层次的项目、 更高级别的奖励奠定了基础。(三) 应用型学科建设特色彰显2011 年, 学校遴选了 11 个应用型重点学科, 经过三年建设全部实现计划目标, 培育了一批重要的成果。2013 年, “作物学” 、 “兽医学” 硕士点建设重点学科获省教育厅立项建设; 2014 年, “草学” 获批省振兴计划学科建设重大项目, 是我校重点学科建设重要的标志性成果。2015 年, 学校围绕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启动新一轮18 个校级重点学科立项建设, 其中A 类重点学科 4 个, B 类重点学科 6 个, C 类重点学科 8 个。目前各重点学科建设进展情况良好, 应用型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特色逐步彰显。(四) 科研团队建设取得新成绩2012 年, “玉米科技创新团队” 、 “农业资源利用创新团队” 、 “畜禽营养与疫病防治创新团队” 三个团队被确定为学校首批科技创新团队。2015 年, “畜禽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创新团队” 、 “机收粒玉米种质扩增及应用创新团队” 获批省振兴计划立项建设。“饲草育种” 、 “绿色饲料添加剂与功能性畜禽产品” 、 “生物有机肥” 等3 支创新团队先后获批安徽省 “115” 产业创新团队, 在全省高校名列前茅。2016 年, 以生科院马忠友博士为领军人才、 资环学院李飞跃博士等为核心人才组成的科技团队被科技厅授予 “安徽省 2016 年度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 该团队申报的创新创业项目 “基于秸秆生物降解关键技术的生物制品产业化” 获得最高级别支持,共获得 6130 万元产业化资金扶持, 其中政府立项经费3000 万元, 这在省属高校尚不多见, 标志着我校在相关技术领域已迈入学科前沿。(五) 创新平台建设跃上新高地2012 年, 我校承担的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获批立项建设, 实现了我校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零的突破。2013 年, 与企业共建的 “农业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玉米育种共性技术研究院” 获教育厅立项建设。 2016 年, 以我校作为依托单位建设的 “安徽省现代农业肉羊产业技术体系” 成功升级为安徽省牛羊产业技术体系, 致力为全省牛羊生产、 疫病防控、 市场开发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服务。 目前我校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已达 17 个。 这些平台已经成为我校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的重要支撑。(六) 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实现新突破2011 年, 我校获批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 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建设单位, 实现了我校独立自主开展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历史性突破。2012 年正式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积极探索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改革, 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截止目前, 已培养四届共90 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大多数在种植、 养殖、 土壤肥料、 园艺、 食品加工与安全、 农业信息化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 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今年4 月, 教育部网站以 “安徽科技学院切实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为题, 对我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和经验推广。(七)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氛围日益浓厚学校出台了 《关于深入推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 , 依托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安徽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加强创业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2011 年以来, 哲学社会科学类研究项目共立项 329 项, 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5 项,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9 项,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 34 项。 举办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系列讲座 151 场。2015 年 5 月, 在省社科联的大力支持下, 安徽科技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学校社科联的成立, 为促进我校哲学社科研究提供了组织保障, 也将在整合学校社科研究力量、 指导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 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八)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逐步增强2012 年, 面向皖北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学校联合南京农业大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 皖北六市农委组建了 “皖北现代农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 有力地促进了 “政产学研用” 的深度融合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转化,正逐步发展成为服务皖北地区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合作交流基地。2016 年, 学校成立 “服务地方发展研究院” , 对接区域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设置了18 个研究所, 学校每年划拨近 200 万元专项经费, 支持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能力建设。目前, “小岗村现代生态农业研究所” 、 “牛羊产业研究所” 先后在合作单位挂牌工作, 并已取得初步成效。近年来, 学校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涉及农业资源利用、 农业生物育种、 农业种植、 畜牧、 饲草、 水产养殖、 绿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广泛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为数百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 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 300 余项,与近百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成功转化“用于预防和治疗便秘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等4 项发明专利和 10多项科技成果。与企业合作申报重大科技项目、 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是学校服务地方的重要途径。2015 年, 全省共立项 135 项重大专项, 我校与企业合作承担了 4 个项目。2016 年, 又有两个省级重大专项获批, 并实现了我校作为省重大专项主持单位的突破, 标志着我校服务地方科技需求能力显著提升。同志们, 过去六年, 我校的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令人鼓舞。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广大教职工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上级相关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 在此, 我代表学校向在科技工作一线辛勤耕耘、 无私奉献的教师、 科技管理和服务人员, 向长期支持科技工作的全校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即将受到表彰的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关心、 支持我校科技工作的各位领导、 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总结与回顾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在建设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道路上, 我们的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短板与不足。学校整体学术氛围还不浓厚,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还有待加强, 创新资源的整合力度还不高, 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还有待提高, 科研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希望同志们在本次科技工作会议召开期间, 集思广益、 深入讨论, 积极为提高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言献策。二、 当前我校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三五” 时期是学校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决胜期, 是服务 “三农” 、 彰显特色的机遇期, 是融入精准扶贫战略的攻坚期, 是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的加速期。 我们要认真分析, 仔细研判学校科研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从发展机遇方面来看: 一是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新背景。当前, 以智能制造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国家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互联网 +” 行动计划, 聚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2016 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了 “建成创新型国家、 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 安徽也提出了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目标, 省委、 省政府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 “四个转变” ,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实施科技应用示范和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加快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 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 为学校凝练科研发展方向, 培育学科专业特色, 积极融入科技产业革命, 加速深度转型发展,提升科研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二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环境。 正在实施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主要包括: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深化高校科研评价改革,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使用政策,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建设 “双一流” 大学、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安徽持续实施 “高教强省” 战略, 为学校深化科研综合改革、 建立社会服务激励机制、 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新型智库建设等, 提供了方针指引和政策保障, 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三是农业转型发展的新契机。我国的农业正在从关注产量到更加注重粮食的提质增效、 抗逆稳产、 绿色增产、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同步实施等方面转型,这必将促进高等农业教育的适应性发展。以农业产业链为抓手, 融合农业信息化、 农业机械化, 肥料、 农药新型产品的研发与应用等将成为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潜在增长点, 为学校优势农科的发展及方向调整提供了新契机。此外,中共中央颁布的 《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明确提出, 要把扶贫开发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来抓, 《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更是对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 深刻领会国家一系列重农强农惠农政策要领, 切实服务 “三农” , 深度参与精准扶贫, 成为农业院校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从面临的挑战方面来看: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日益提高。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 发展方式的转变、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人才供求关系由以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 转变为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需求驱动, 高等教育从过去的支持服务转向服务和引领同步, 这些新的变化对学校的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提升应用性科研水平、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 是学校发展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是地方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十三五” 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高等学校抢抓机遇、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学校之间的科研竞争将更加激烈。 国家引导部分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强化了应用型办学的外部竞争。随着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和落实,以及省级财政拨款方式的变化, 争取科研资源的竞争也将白热化。 这些都给学校科研转型发展带来压力和挑战, 如何实现科研错位发展、 特色发展, 是学校发展亟待破解的主要难题; 三是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艰巨。学校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期, 无论是应用型学科布局还是科技创新团队水平、 科技创新能力, 都还不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进步的需要, 距离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如何凝聚科研转型发展共识、 破除科研体制机制障碍、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是学校发展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各位老师、 同志们: 机会稍纵即逝, 抓住了就是机遇, 抓不住就是挑战。面对新机遇、 新挑战, 全校上下要认清新形势、 顺应新趋势, 牢固树立危机意识、 机遇意识、 竞争意识, 争先进位意识。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 撸起袖子加油干, 团结一心, 奋力拼搏, 我校的科技创新工作一定会跨上新的台阶、 取得新的成就。三、 今后一段时期我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目标任务(一) 总体目标学校层面:要围绕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保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领先地位,构建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学科布局, 1-2 个优势学科进入省内一流学科行列, 8-10 个应用型学科达到全省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学院层面: 要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主导产业, 汇聚团队, 凝练特色, 提升实力,培育优势, 产出一批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政策层面: 要深化科技创新、 制度创新、 协同创新, 建立健全激励科技创新、 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二) 主要任务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 是评价一所大学办学水平、 学术影响和社会贡献的核心指标。 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科研强校战略。为贯彻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决策部署, 2016年底, 省政府出台了 《一流学科专业与高水平大学建设五年行动计划》 , 明确提出到2020 年, 重点建设一定数量的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核心指标就是要看科学研究水平、 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没有科研的大学不是一所合格的大学; 没有高水平成果产出的大学, 不可能成为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强化科研强校意识, 是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推动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本保障, 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 我校教师尤其是部分优势学科专业的技术骨干, 紧紧抓住国家创新发展的机遇, 刻苦钻研, 科研能力和水平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 但毋庸置疑, 目前学校各个学科的发展还很不平衡, 教师科研能力参差不齐, 科研活动基本上还处于散兵游勇状态。要加强能力建设,首先是要思想认识到位。科学研究是大学赋予我们教师的使命, 是每一位教师工作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要从思想源头上认识到位, 自觉地把科研和自己的职业使命联系起来, 增强从事科研工作的神圣感, 树立科研的正确导向, 变功利型科研为责任型科研。其次是要在科研实践中学习。 可能有的教师觉得自己的基础薄弱, 怀疑自己的研究能力, 干脆放弃研究探索。大家知道, 做项目发论文是科研, 搞发明做产品也是科研, 科学研究本手没有高低贵贱, 关键要看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积极行动起来, 在科研实践中增长才干, 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经验, 建立信心。 三是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要主动融入学科团队和创新平台, 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研究; 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 跟踪前沿, 把握动态, 拓展视野。这是我们提升科研能力、扩大个人及学校学术影响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 学校正在组织实施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的 6 大工程, 以此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 为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提供保障。十三五期间, 学校将引进5 个左右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紧缺急需的学科带头人和人才团队,引进100 名左右博士。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 势必对学校全面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增强核心竞争力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有利于发挥团队优势和凝练学科特色, 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有利于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我校现有的科研团队, 大多数是在二级学院范围内, 因为科研项目或学科建设的需要自发形成的。即使是在建的18 个重点学科和 18 个研究所与研究中心, 也仅仅是把这些牌子作为聚集资源的平台, 实际上大多数教师仍然是单打独斗, 团队成员之间没有研究上的有机联系, 缺少共同的理念和共享机制, 再加上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保障制度, 团队的凝聚力差、 创新动力不足、 科研水平难以提升也就在所难免。为此, 我们要打破学院、 学科之间的壁垒, 盘活现有人才资源, 凝练学科方向、 汇聚学科队伍。 要充分发挥现有 “115 产业创新团队”等优秀科研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 持续加大投入, 加强建设; 修订、 完善相关制度, 建立规范、 科学、 可行的科研团队运行机制; 加强团队文化建设, 培养科研人员高尚的团队意识、 团队精神, 希望能有一批科研团队快速成长, 脱颖而出。此外, 要充分利用国家与我省出台的人才团队政策和人才工程项目, 围绕重点学科和硕士点建设的需要, 靶向定位, 精准发力, 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端人才。 支持组建跨学科、 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 聚焦我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和新材料、 生物和大健康、 绿色低碳、 信息经济五大前沿领域, 组建5 个左右的跨学科科技创新团队, 重点培养, 精心打造。要对学校现有的科研平台进行梳理, 优化结构, 突出重点, 加强建设, 提升平台的层次与影响力, 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取得国家级、 省级科研平台建设新突破。要紧紧抓住我省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机遇, 对接 “全创改” 方案, 本着 “立足外围层, 紧贴联动层, 融入中间层, 对标核心层” 的思路, 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平台建设做出独特的贡献。重大科技项目是体现国家战略目标、 集成科技资源、 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 科技部已经发布了 《 “十三五” 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 等11 个专项规划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十三五” 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 我省也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和各市首位产业等发展技术需求, 实施一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我们要加强对国家、 省级重大项目规划与申报指南的研究, 聚焦重点, 充分发挥科技平台优势, 精心组织团队, 压实责任, 全力攻关, 广泛合作, 争取主持、 参与更多的重大研发项目。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从强化特色入手,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 文化、 自然资源的优势, 找准学科建设的切入点, 做精、 做强作物学、 畜牧学、 兽医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优势特色学科, 力争跻身于省内一流、 国内知名的应用型学科行列。加强优势学科与其它学科融合, 以传统优势农业学科为龙头, 围绕地方产业链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 构建应用基础研究、 应用技术研究、 产业化开发研究的创新链, 全面带动和提升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发展现代生物技术, 以生物制药、 中药材与中药产业、 秸秆综合利用、 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为重点, 积极培育生物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与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 对接智能制造、 大数据与云平台、 人工智能、 物联网等新业态, 积极扶持机械工程、 电子科学技术、 信息与通讯工程、 城乡规划等新兴工科, 力争其中10 个左右的应用型学科达到全省同类学科水平。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智库建设, 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开展应用对策研究。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国家制定了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 等系列文件, 我省也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我们要认真学习, 领会精神, 并结合实际, 对学校相关文件进行修订完善, 尽快出台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要充分发挥我校安徽农业 (蚌埠)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功能, 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提高知识产权运用、 保护和管理能力。规范科技成果转化行为, 加强科技成果评估和技术合同认定。 鼓励科技人员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技术等无形资产入股的形式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 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要坚持应用研究与生产过程相结合, 把学科优势、 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努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探索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 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科技项目, 联合科技攻关和产品开发, 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 加速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通过产学研合作形成强大合力, 努力实现高层次项目、 高水平成果、 高级别奖励等方面的重大突破。要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目标管理, 强化定量考核和过程管理, 建立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为导向的教学院部目标考核机制。2017 年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到账收入力争突破 100 万元; 十三五期间要实现转化成果 50 项以上、 转化经费达到 1000 万元以上的目标。“精准扶贫”是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实施的一项惠民利民重大战略。重视和推进扶贫脱贫工作, 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 而且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 充分发挥科技、 人才、 智力、 教育等方面的优势, 精心做好我校对口帮扶村—— —涡阳县王桥村的精准扶贫脱贫工作。 科技特派员、 “三区” 科技人才、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岗位专家, 要发扬优良传统, 强化使命担当, 深入农村提供技术服务, 培训基层农技人员, 积极开展产业及项目帮扶。同时要发挥人文社会科学、 农业经济管理、 村镇规划等多学科人才优势, 针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 为政府解决 “三农” 问题提供建议和决策咨询, 为地方脱贫致富当好参谋助手。科研是强校之路, 教学是立校之基。我们要在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统领下, 统一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坚持科研反哺教学、 科研促进创新、 科研培养师资, 科研增强实力的方向和原则, 切实让教学履行好传授知识的任务, 让科研履行好创新和发展知识的任务。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 没有知识创新的大学是毫无前途的大学, 只传授知识而不创新和发展知识的大学教师不是优秀的教师。 优秀的大学教师, 应该教学科研两不误, 两促进, 结合教学搞科研, 搞好科研促教学, 在教学与科研的同向发展中, 多出创新成果、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要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引领功能, 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提倡教师结合承担的科研项目, 设计创新创业项目、 实验项目和毕业论文课题, 引导吸纳大学生进课题、 进团队; 鼓励教师把科学研究的理论、 方法和创新成果引入课堂、 教材和实践教学环节, 把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授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与创新能力, 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上水平、 上台阶。学校将根据中央和我省新近出台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系列政策文件精神,结合实际, 抓紧制定和完善项目预算调剂、 间接费用统筹使用、 劳务费分配管理、 结余资金使用、 科研助理岗位设立等管理办法。本次会议提交给大家的科研奖励办法、 间接经费管理办法、 中都学者选聘管理办法等文件的征求意见稿, 请大家充分讨论, 修订完善后尽快颁布实施。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 确保中央 “放管服” 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增强广大科研人员的 “获得感” 与 “成就感” 。认真落实 《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 , 让真正有作为、 有贡献的科研人员 “名利双收” , 既有“面子” 也有 “里子” 。首先, 要按照国家有关科研管理规章制度, 改革学校当前行政主导型的科研管理模式。尊重科研工作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 避免用管理行政人员办法管理教学科研人员, 去除科研管理中的 “繁文缛节” , 为科研人员松绑助力, 给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和良好的环境。其次, 要实行目标责任制,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加强科技创新氛围建设, 强化科技创新责任意识, 开展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创新目标考核, 形成鼓励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推动二级学院参与科研过程管理, 促进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完善二级学院科技创新目标考核机制, 突出成果转化的量化考核, 调动二级学院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主动性、 创造性。再次,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资源, 实现科研管理现代化。科研管理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 积极利用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传播手段, 努力打造科研信息与管理网络共享平台, 实时反映科研管理动态, 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各位老师、 同志们, 科技改变世界, 创新决定未来。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学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未来五年的目标已经明确。我们必须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弘扬艰苦奋斗、 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 拿出时不我待、 只争朝夕的劲头, 顽强拼搏, 创新求进, 勇挑重担,勇攀高峰, 努力提高科研创新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 全面推进 “双一流” 建设, 为建成全国知名、 省内一流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为服务 “五大发展” 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谢谢大家!